舜帝的故事近日读史,说到舜的故事,原来还有这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。舜是黄帝的九世孙,他生在姚墟,他的先人封于虞,所以舜又叫虞氏、虞舜,舜的继母和弟弟象经常折磨他,多次陷害他,他的父亲瞽叟也偏爱象,但舜却曲尽孝道,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名的孝子,为孝这种中华文华最基本的价值观树立了典范,舜在位时任用贤人八恺、八元,除掉了四凶,制定了五刑,设立了官职,定下了天子巡狩和部落领袖朝觐的制度,标志着氏族社会向着阶级社会转化。

舜后来把元首的职位禅让给禹,自己进行巡狩,在苍梧之野劳瘁而死。娥皇和女英千里奔丧,眼泪落在竹子上,竹子就变成了有斑点的湘妃竹,因为娥皇、女英最后在湘水里溺死,成了湘水的女神。而那个曾经陷害舜的弟弟象,却早已被舜的德行感化,在舜死后真地变成了一头大象,在舜的墓田里耕种。舜的故事,既神又活,古人的性格面貌活灵活现展示眼前,也绵绵延续至今。

尧:(一)尧帝,姓尹祁,号放勋。因封于唐,故称“唐尧”,由于他德高望重,人民倾心于帝尧。他严肃恭谨,光照四方,上下分明,能团结族人,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,和睦相处。尧为人简朴,吃粗米饭,喝野菜汤。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。尧到年老时,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,大家一致推荐了舜。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,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,最后才放心的禅让。

名叫放勋,尧是他的谥号,《谥法》上说:“翼善传圣曰尧”。尧生于丹陵,养在母亲家伊侯之国,后来迁于祁地,所以称尧为伊祁氏,尧以祁为姓。尧父乃帝喾,名蟜极,号高辛氏。帝喾在位七十年崩,传位给儿子挚。尧十三岁辅佐挚,封于陶地,十五岁改封于唐地,所以尧号曰陶唐氏。十八岁,尧代挚为天子,都于蒲阪。《通典》记载:“尧旧都在蒲”,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雷首,俗亦谓之尧山,山上有故城,又曰尧城”,《阚骃十三州记》记载:“蒲阪,尧都。

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传说中,黄帝原是黄河流域一个部落联盟的领袖,生活在大约4000多年以前。他提倡种植五谷,驯养牲畜,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。后来,黄帝部落和西方的炎帝部落联合。打败了南方的蚩(ch!)尤部落。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,经过长期发展,形成日后的华夏族。相传,黄帝和蚩尤的战争,发生在涿鹿,蚩尤施展了法术,三天三夜大雾弥漫,对面看不见人。
黄帝以后,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,先后有尧(y2o)、舜(sh)n)、禹(y()。那时候,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,尧年老了,召开部落联盟会议,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。尧死后,舜继承了尧的位置,舜年老了,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。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,历史上叫作“禅让”,相传,尧很节俭。他住在茅屋里,吃糙米饭,喝野菜汤,身上穿着麻布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