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正因为知错就改,才有了后面的名声大噪!他的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物。仅仅这一句,就让无数后人享用一生,他的悲,十年生死两茫茫,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,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,他的豁达造就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一生!苏轼天资聪颖,年少时,他广泛阅读诗书,博通经史,又在作文方面非常有天赋,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,时间一长,他就萌生出那种自满和不可一世的样子。
第一句里面的遍与第二句里面的尽对,足以可见当时的苏轼是一个多么自傲自负的人。俗话说:骄傲使人落后,谦虚使人进步!使苏轼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:在他贴出这副对联之后,远近闻名遐迩,几天之后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专程坐车来到苏轼的府上,拜访宿舍,然后对苏轼说明了自己的来意:老者说,自己有几个字不知道念什么,因为看见苏轼说自己识遍天下字,所以感到自己这次有救了。
1、你知道哪些名人励志故事?5682位粉丝一、爱迪生有一次,一个人提醒爱迪生说,他在发明蓄电池时,一共失败了25000次,但是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却如此回答:“不,我并没有失败,我发现了24999种蓄电池不管用的原因。”爱迪生在他的一生中,共得到1093项发明专利,例如留声机、电影、电动笔,蜡纸及日光灯,等等。可以想象得到,在他非凡的生涯中,经历过多少次的失败。
二、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山德士上校是位退伍的军人,退伍后他身无分文,每个月的生活只能靠政府发的补贴金来维持。山德士有一个炸鸡的秘方,他决定向各大食品公司推荐他的秘方,但每家公司面对这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都拒绝了。经过1001次的努力,他终于被一家食品公司认可。在而后短短的一年半之内,他开了三百家连锁店,受到人们的喜欢。
2、相互理解的古代励志故事一关于“换位思考”的名人例子有哪些1、宋代两位文豪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,但是不影响两人的交往,他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。两人经常月下对饮,清流赋诗,在一起举笔浑洒。但苏轼本性放荡不羁,心直口快。一次,苏轼去宰相王安石家中拜访,赶上王安石不在屋内。苏轼碰巧看王安石新诗中一句“明月当空叫,黄犬落花心”,不免冷笑道:明月怎能叫呢?
于是将诗改了,并未顾及他人感受。后来,王安石弹劾并贬了苏轼,流放途中,苏轼发现在偏远地区,人们将一种昆虫称为黄犬,将一种鸟儿称作明月,不觉大悟,后悔误解了王安石。试想,若苏轼等王安石回来问个明白,顾及到王安石的感受,既维护了两人友谊,又免受贬谪之灾,所以,学会做他人,换位思考,就显得十分的重要。2、西晋睿帝在田原荒芜,粮食大旱,饥民苦不堪言之时,竟向众大臣询问:他们没有饭吃,为什么不吃肉粥呢。